公益美术馆

艺术家驻留

这个深圳与惠州交界,离飞奔转速的中心四十公里的地方,大片绿色给人直截了当的慰籍,把人从循环往复的都市节奏中抽离出来。牧云溪谷与惠州市榕泽慈善基金会一起携手打造的基于社区和公共艺术为核心的驻留计划。在我看来,也是一个重塑社区感,创造“附近”的计划

“附近”的背后是-社区感

自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附近’的重要。要和身边的一亩三分地打交道,要和周围的人说话。开始从惯性的打怪升级的状态,回归具体的生活事务,从社交网络里无尽漂浮的所指回归到实在的身体感受。这种转变影响着我们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正是选择我们要被什么影响。当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去选择被其‘附近’影响,这本身就是对集中化的城市功能的打破,从而形成了‘社区感’,一种基于人性尺度的空间纽带。这是让人感到归属,产生情感的基础,也是我们谈公共性的基础。

图片1.png

就公共艺术而言,西方六十年代起已有大量的实践和讨论。早期的公共艺术承载着塑造城市和地域身份感的功能,思考如何与场域发生关系,凝聚文化认同与自豪感。渐渐的,公共艺术也走向了情感与互动。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家都会强调连结艺术与公众,社区和生活的概念。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关联的重要,但问题是,就实现真正的关联建构而言,不是一个艺术家单方的作品产出就成立的事。


△艺术家驻留基地环境

在当下,将一件作品放置于公共空间,不等于这件作品就是公共艺术。难的不是把作品做出来放对地方。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关联。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去协商和渗透的机制。要搞清楚具体面对的是谁,在怎样的地方,有哪些特质,我们如何去捕捉这些特质,如何让人们参与进来,如何吸纳他们的意见等等。

所以,引进公共艺术的目的不是打造静止的代表地域的符号,而是通过公共艺术的产出,与多方一同营造社区感,让人们通过这个过程能一点一滴感受和创造自己的“附近”。

这过程需要切身的体验,需要时间,需要多向的交流,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个人艺术观的植入。从这一点上,驻地形式成为了有效的催化剂。此次三位艺术家一开始便是以公共艺术这一尺度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这意味着他们要思考作品如何融入周遭,并在一个长期的维度上与这里产生关联。艺术家本人也需要切身嵌入到这里,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来形成他对社区感的直觉。

图片4.png
△工作室
自公益艺术驻地创作计划启动以来,就开始在牧云公益艺术基地进行在地创作。青年艺术家王加阳和其他艺术家们在驻地创作期间共同深入社区,体验山湖魅力以及人文风情,分享创作灵感,展开社区与自然之间更为多元的思考和不同视角的探索。

图片5.png
△驻地艺术家现场图

“我画我的音乐,我的画有了旋律;我玩我的音乐,我的音乐有了色彩”

图片6.png
王加阳  青年艺术家  行走在音乐和绘画的小王子

1999年出生的王加阳,在幼年即展现出他在音乐和绘画方面的艺术天赋,因此也被业内誉为“天才艺术家”。加阳自幼学习多种乐器,在钢琴、大提琴以及管风琴演奏方面多有建树。甚至在年仅十岁时,就已经首登深圳音乐厅与意大利钢琴演奏家保罗·维格瑞同台演出。

除了音乐,加阳同样热爱并擅长绘画。儿时的他以天空做画布,手指为画笔,描绘着自己的世界,直到接触到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深入了解,最终爱上色彩的碰撞。2006年,年仅7岁的加阳,其《大辫子老师》等5幅油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他的作品《丰收季节》在法国巴黎展出时得到法国功勋画家GENARDCHARIEN的盛赞。

图片7.png
陕北民歌·山丹丹音画会


图片8.png
王加阳 《加阳的椅子》 △作品示意图

文字和音符在加阳这里则是近乎本能的输出。作为驻留期间唯一的音乐元素,加阳创作了变奏曲《天堂谷》,曲子是由一个主题,五个变奏曲组成。在《加阳的椅子》的装置中,选取了加阳的四首诗,刻在立方体的四个面。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可自行转动其中的立方体,让字词排列组合的变换形成不同话语,从而呈现参与者所做的新的诗句。这种‘随机’与积木式的‘玩耍’在他这里成立,自然,不做作。也让参与者些许的从效率理性至上的惯性中跳脱片刻,在点与点的奔波间,停下脚步,想到另一种快乐的可能性。

试想行走在这里,三组系列实则是三重行动的邀请。无论是邀请你抬头看一片天空,试着去联想云彩,还是在拟生物的作品前如镜子般体会身心感受,亦或在随机的字句中拨弄出偶发的诗意,这都是邀你回到切切实实的自身,回到你的“附近”,你的感受,回到机械化以外的以人与自然为轴的尺度。

艺术驻留 x 雷童 | 用艺术解码自然与社区的共生关系

图片9.png
△雷童参与策划的街头艺术活动节选:《漫画亭》,2022

培根曾用拉丁文为艺术写下定义“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基于对艺术与自然的思考,本期特邀驻留艺术家雷童根据艺术驻地创作计划的主题“社区走向自然”参与对谈,共同交流对自然之美以及生活艺术的理解。

雷童于1989年出生在广西桂林,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北京,其代表作有《风格争》、《迪士尼计划》、《诗歌写作》等精彩作品。他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位优秀的策展人,曾参与策划“4AA4”、“暂住证”、“BIG双年展”、“石家庄的夜巴黎”等大型展览活动。

十多年前,雷童偶遇一群正在进行街头创作的艺术爱好者,机缘巧合之下开始他在街头艺术方面的艺术人生,并且其作品已在业内享有盛誉。如今,雷童作为知名艺术家、策展人以及街头艺术创意单位的组织者。他在不断传播这项艺术创作形式时,也将自己对生活、对城市、对艺术的独特理念融入其中,用绚丽炸裂的色彩与图画在狭长的街道、昏暗的废墟与喧嚣的路口处肆意表达着思考与声音。

图片10.png
△雷童参与策划的街头艺术活动节选:THE YOUNG798街头艺术现场,2020
图片11.png
雷童 《云的相册》  △作品示意图

雷童的《云的画册》,在我看来是一种接力的想象。一切从想象力出发。他觉得天空是连接社区与自然的对话空间,而云是信。我们每个人自儿时都有过对云朵的想象,这个简单的动作在都市生活里近乎已被埋没。驻留期间他捕捉天空中的云,以想象力作为解读信息的语言,将云和想象记录成册,形成作品《云的画册》。 作品最终会由半透明钢化玻璃版,印刷,不锈钢外框构成,在社区的五个点位落地。画面信息包含云的图像、对于云联想的内容以及时间、以及坐标信息。,希望对云的想象也可以长期锲入到这个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想象,并不断替换作品。

雷童擅于观察并记录人和人裙之间不同的生活状态,将以油画与涂鸦的艺术形式,展示一场人与自然合作的艺术创作,演绎“崇拜自然”式的生活美学。

艺术驻留 x 许锦龙 | 以机械艺术彰显自然美学

基于对社区与自然交流的思考,本期特邀驻留艺术家许锦龙根据牧云37°艺术驻地创作计划的主题“社区走向自然”参与对谈。深入了解许锦龙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共同探讨在驻地创作期间诞生的艺术创想,唤醒生活中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图片12.png
△许锦龙工作现场图

许锦龙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擅长观念艺术与声光电、机械等交互装置,曾举办过个人展览,多次参加群展。

图片13.png
△许锦龙《0.2米的距离》作品节选
作品介绍:

作者构建了一个房间,房间里的所有东西在无人的状态下,和普通房间一般无二,但当人走进房间,靠近物体时。所 有物体都开始躲避与逃离。

当人们游牧于数据与流量构造的生活范式中,逐渐失去体验自然生态的机会。许锦龙选择以装置艺术形式为基调,利用科技以及机械组建一件可互动的公共艺术作品,以机械驱动人与自然的交流,推动社区走向自然。

图片14.png
许锦龙 《共生》 △作品示意图
许锦龙这次做了一个拟生物。通过大数据捕捉牧云溪谷的空气质量与环境舒适度。通过数据转译的形式, 拟生生物蠕动速度与发光颜色会随着舒适度的变化而改变形态。观众靠近该生物体时,也能清楚听到该生命体的心跳声。他这件作品的夜间呈现做了极大设计。这基于他对牧云溪谷人口结构的观察。聊作品时他告诉我这里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往返于此处与深圳市内间,有一次他从市内回来和一位刚下班回来的妇女拼车,两人交流起来。进入小区时他就想,晚上归来的疲惫的人,如果能多一些亮光,多一份新奇,会不会对这里的人有所安慰。锦龙的拟生物和观者形成镜像。当拟生物的‘身体’通过声光反应出它的‘感受’,空气,舒适度,心跳的强弱,我们也得以反观自身的感官系统。人体以极其精密的方式吸收环境的一切,不断消化和发射出信号,在城市中麻痹久了的我们又是否能时常捕捉到这些信号?
艺术不会高于自然美学,不过会使自然之美尽情绽放

许锦龙认为人类无法塑造自然,但却可以与之和谐共处,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他在创作时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他将从擅长的机械装置与感应技术方面入手,通过感应环境、光线、声音等自然元素,让人们交流、感受一件自然共生体,惬享艺术为生活带来的奇妙体验。

建立社区感的另一维度-人的参与

所以考量社区性和互动性的第一步,是能不断发出这样的邀请,引发人们的好奇和代入感。其次,则需要借助艺术家和组织方的力量使观者能参与到话语讨论中,多方来交流感受和想法,理解彼此的意图,传达各自心中对社区的感受。这一步很重要,却也是在诸多公共艺术项目中缺失的。往往大家谈社区,谈互动,可决策方一旦落地,观者只有看的份,没有参与的份。互动也只是单向的。

图片15.png
△工作室开放日暨艺术沙龙活动
这也是建立社区感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即人的参与。雷纳托·罗萨多谈公共性时强调一个“文化公民”的理念。也就是谁需要被看见,被听到,以及属于谁。早年多伦多有一个社区项目另我印象深刻。不是作品如何,而是当一个‘丑’的公共艺术置于社区时,引起了当地人激烈的反应,他们为了卫护自己生活的这片领地不‘辣眼睛’,硬是在不断的争论中把作品‘赶走了’。这说明人对他的“附近”是有意识的,甭管你是什么流派什么咖,大家不认千篇一律趋同,而是认可相通的共性。类似案例在国外很多,也侧面折射出了空降作品的风险。

图片16.png
△艺术家创作作品
所以在这一层上,驻地形式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在几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大量的工作是开放日,走访,和分享会都纳入了公众参与的部分。组织者,艺术家,参与者在不断的交流中彼此了解和吸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打磨属于这一群人的社群认同。这次不少参与讨论的人都从 “这群人是干嘛的”疑问,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作品”到“我会有这样那样的想象”。而在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这件事和你一旦有关,你一旦参与了,并从中获得了新知与快乐,你就会有归属感。十个人一百个人都有了参与和归属,他们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附近”。

所以不要亲信任何大师的神话,以为牛逼的作品就能激活社区,激活人们情感,就叫互动了。不可能,一定是多重推进的架构,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过程。

近年来不同艺术形式在大众领域和城市空间猛然生长。越来越多的复合型项目不断影响着艺术生产的组织关系及其社会意义。希望在这个庞杂的景象里,牧云37度能坚守‘驻地’,长久地耕耘这片社区,让一部分人真的能走出孤立的个体笼子,与外部的世界建立关联,在他的“附近”找回归属。

图片17.png
△艺术家驻留基地




上一篇:公益夏令营
下一篇:华中师范